close


在一個寒冷的夜晚,來到一家聽說是特約的「QK咖啡」休息一會,品嚐休閒。

本篇文章要提的重點不是跟這家咖啡店有關,像是老闆連有沒有跟中原生科有特約都不知道(- -")一杯360c.c的咖啡就要60元(好不捨得花),這些都不是重點!

我很喜歡跟朋友聊夢想,不論是自己的夢想,還是將來全人類的夢想;可以說是關注著世界的趨勢,像是現今的全球暖化能有什麼方式可以減緩?生物科技在台灣的根據地是如何起步的?當現今經濟不景氣時,很喜歡作所謂的發財夢,想要發財,就必須從創業這條路走起,要遵循著這條路,就得找尋什麼地方是轉機,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轉換為商機。

邊說著這樣的主題邊翻開「遠見雜誌」,在這樣的氣氛下,試著開始探索這種雜誌會給讀者帶來很多新的資訊和觀念。正當我試著闡述自己對於各新生能源的發現有何看法時,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文章標題:

今天放棄享樂,明天會後悔。

出於遠見265期,他的小篇文章內容如下文:

我們都曾懷著愧疚的心情享樂,平常做的決定,往往受到內心深處的某種感覺左右;如果多工作、少玩樂,買必需品、不買奢侈品,多存錢、不要一時衝動亂花錢,才有美好的長遠未來?

研究顯示,今天放棄享樂,日後會懊悔不已,而且,自我戶縱即使短期內令人良心不安,但那種感覺會隨著時間而急劇消退

發表在「消費者研究期刊」的一項研究,探討大學生對他們最近一次寒假做的事是否後悔,並請畢業校友回憶是否後悔40年前寒假的所作所為。後悔沒有在假期多花錢或多旅行的感覺與日俱增,而後悔沒有在假期工作、唸書或存錢的感覺卻愈來愈淡。

此研究的詳細計畫是,要57名消費者在前往購物中心前,先想想兩種可能性:購買一件昂貴的衣服,讓自己高興;或者買一件比較便宜的衣服,好把錢省下來買比較實用的東西。接著請其中一半的人,預測這兩件事中的那一件,隔天會令他們最感後悔;並請另一半的人想想幾年後,對這兩種情況可能有的後悔感覺。

正如所料,預期隔天會後悔的人,傾向於購買比較實用的產品;想到較長遠未來會不會後悔的人,買比較享樂性的產品。

換句話說,短期內可能後悔的念頭,會使消費者表現傳統的節儉美德,想到長期會不會後悔的人,則願意奢侈一下。

而這樣的資訊告訴了我們,以目前學生時代來說,享樂與不享樂(務實)是決定行為的兩大選擇,有人說「及時行樂」,卻在享樂時感覺被什麼責任給綑緊了,玩也玩不盡興,做起正事怎會有效率?有許多人患有遠見症,這個症狀還有專門的學名呢!或許有許多人都患上了這樣的症狀了。(笑)

對我自己來說,首先就是要完全的放鬆自己,讓單純的慾望得到滿足,自然就理所當然的有動力放在工作上,讓天平的兩邊相等重量而不傾斜任何一方,何樂而不為?

最後還有這麼一段話:

已故的美國參議員Paul Tsongas曾說:「沒人臨終時會說:『但願這輩子待在辦公室的時間多一點。』」

仔細想想,也不經令人莞爾一笑。你說你沒做過辦公桌不懂意義?等你開始作工作的時候就懂了!

不禁覺得那杯60元的咖啡,還有一個多小時的交談,比起金錢的價值超出太多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魁洛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